查看原文
其他

蚂蚁的旅行:分享近期读的八本好书

绿茵陈 绿茵陈 2022-04-26

我春节假期哪儿都没去,倒是读了几本书,加上放假前抽空读的,都是很好的书,感觉虽然没出门,也好像去过了大千世界。我就像一个沿着生活的桶壁爬行的蚂蚁,而书是牢房里窥伺外界的铁窗,是升华,是彼岸,在琐碎与苍白之外。

英国作家马特·海格根据自己的经验,给出了关于“如何生活”的40条建议,其中也有一条关于读书:读艾米莉·狄金森,读格雷厄姆·格林,读伊塔洛·卡尔维诺,读玛雅·安吉罗。读一切你想读的,读就好了。书是可能性,是逃跑路线。当你没有选择时,它们给你机会。对于流离失所的头脑来说,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家园。

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这八本书有个共同的特点是,读完之后,它们让我内心无比平静。不是激动难耐,心潮澎湃,握紧拳头,大干一场,而是平静。

这些书让我明白,在这个世界上,有些人是为着创造而来,但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出什么奇功伟业。所以大多数人,比如我,最好的状态就是感激并品味生活,丰富内心、欣赏自然、赞美美的东西、善的东西、真的东西,享受和付出爱。承认自己的局限,别幻想,别自视太高。即使忍不住有点小清高,也把它藏在心里。

这些书有新有旧,按照阅读顺序介绍一下。

目送

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。即使没读过这本书的人,估计也有很多已经读到过里面这段话:
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,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:不必追。

我看到有人引用这段,用来讲父母对子女的情感,就以为只有这一个意思,等自己读了整本书,才知道龙应台还有一个意思是子女对父母的目送,一样的渐行渐远。

这三本书大概八年前买的,但我居然都没看,这八年里都没有时间吗?我不知道。人有时候连自己都弄不明白。

这本应该算是人生三书里的最后一本,讲的是人世间最彻底那种告别,最深厚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爱,是生命中莫可名状的悲凉和无奈。作者的笔端宛若流水,缓缓地告诉你那些隐藏在日常背后的浓厚的情感。

去年12月份,我陪着小宝写作业,要找本书看,随便在书架上翻,找到了这本《目送》。一读之下,欲罢不能。陪写作业的苦差事都变得无所谓了。更何况读着这样的书,读到她和两个儿子从最熟悉到有疏离感,这正是我正经历着的,“她写出了我心底的话。”

“天地之大,幸福也不过就是怀抱里这小小的温柔”,抱着小宝和小丸子的时候,我就是这样想的呀。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,即便如龙应台这般伟大的人,也有这样柔肠百结的时候。

龙应台写自己过得懵懂,从年轻到老都是。五六十岁的时候,身边的人都先开始学习一种神秘的学问,从宗教里,从各种修身养性里,只有她不知道。可是她细腻的文字正娓娓道来,讲述对亲情和生命如何在内心妥妥安置,又如何放手。

当我们对生老病死充满疑惑时,李叔同在临终前“悲欣交集”四字绝笔及偈语或许告诉了我们他的人生体验。“君子之交,其淡如水,执象而求,咫尺千里。问余何适,廓尔忘言,花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”《目送》里也透露了这样的气息。

这本书,我觉得我五六十岁的时候可能还要再读一读。

亲爱的安德烈

人生三书里的第二本。是龙应台和她的大儿子安德烈的通信集。读完《目送》,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出来这本。

该怎样对待一个十七八岁的叛逆少年呢?怎样让他知道母亲的苦心呢?怎样才能知道他内心所思所想呢?只有对话、沟通才可以。

教育真是最最高深的学问,最难最难的事,但是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缘的爱与体谅又是世界上最简单直接的。

这本书我读的时机还真是刚刚好。因为我的小宝今年七月就要满11岁了,有时他已经让我感到惊讶,感到陌生了。

前两天我跟他说:“儿子,以后我和爸爸发生争执时,无论什么情形,你都要站到我这边,可以吗?”他随口说:“嗯。”但略一思考后又说:“不可以的,这样不公平。”两年前还不是这样呢,两年前妈妈在他眼里还是伟大、光荣、正确、唯一呢,他对妈妈言听计从。我又说:“你知道公平那很好。那以后我们俩争论时,你来做裁判?”他说:“哦,不,那是你们俩的事。”这是11岁的孩子,他已经在独立思考,不再是妈妈怀里香香软软的小萌肉团。等他像安德烈那样长到18岁,天呐,他会怎样?

我希望到那时候,不管我们看待事物观点如何,我们都能好好对话。这是《亲爱的安德烈》教我的,而且它让我知道,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内心是多么丰富,多么值得尊重。

《孩子你慢慢来》按照龙应台写作顺序应该是第一本,我现在还正在看。

羊道·春牧场

这是我看的李娟的第一本书。

如王安忆所说“李娟的文字世界里,世界很大,时间很长,人变得很小,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。那里的世界很寂寞,人会无端制造出喧哗。”

羊道是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每年迁徙要走的道路。即便我此生都不能踏足哈萨克牧民的帐篷,看完这本书,也仿佛看到了自然的苍茫、静穆、残酷,以及养育生命的博大、宽容,看到了牧民们的艰辛与坚韧,对生命意义的探寻,对生活的热爱。

像读龙应台的书一样,李娟书里的文字,有一些段落,我总是一读再读,一遍遍咀嚼、品尝。比如下面这些:

我远远站在沼泽边的乱石堆里看着这一幕激烈的相会,头盖骨快要被掀开一般。某种巨大的事物轰然通过身体,而身体微弱得像大风中的火苗。

这样的相会,尽管每天都会有一次,但每一次都如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一般。

这描写的是牧场里哺乳的大羊和小羊羔在清晨被牧人分开放牧,中午时分,母亲们和孩子们在驻地的空地上汇合,这就是几百个母亲和几百个孩子相见的情景。

这不就是每天下班,我和小丸子见面的情景吗?妈妈奔向孩子,孩子扑向妈妈,小丸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,把脸埋进我的怀里,每天都有一次,“但每一次都如同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一般。” 这就是为什么哺乳动物被称作哺乳动物的原因吧。

还有很多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描写。李娟很奇怪为什么牧人们能认识几百个羊,明明看上去都一样。但是后来不看记号的情况下,她也能认出好几只羊了。因为她亲眼目睹了它们的出生,喜爱它们初临世间的模样。等它们长成平凡的大羊模样后,她仍然能一眼认出来。因为她缓慢耐心地目睹了它们全部的成长过程。她说:“伴随”这个词,总是意味着世间最不易,也最深厚的情愫。一切令人记忆深刻的事物,往往都与“伴随”有关。

更多的是冬天,更多的是荒漠,更多的是忍耐和坚持。

牧人们的生活确实艰辛,吃得也不丰盛,烤好的香喷喷的囊不能吃,都得存为干粮,慢慢吃冷下来的不那么好吃的囊。他们迁徙的羊道非常难走,但他们高高骑在马背上,牵着同样盛装的骆驼经过沿途的毡房,像是骄傲地展示着富裕和体面,像是心怀豪情一般。

看这本书的过程,是浇灭焦虑之火的过程。你知道世界之大,并不只是你眼前这一寸远的地界。你知道所焦虑那些事情,与生命的本质无关。

羊道这套书另外两本是《深山夏牧场》和《前山夏牧场》,我还没有看。

冷场

《冷场》是李诞去年出的短篇小说集。我没买书,是几个晚上在“微信读书”小程序上读完的。不能说是顶好的语言和情节,但也不是普通谐星能写得出来的。

李诞说过他想活在浅薄里。他真是特别清醒了。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来,李诞有些野心,也许他真的是想在文学史上留下姓名,他肯定不会只想做一个脱口秀演员。但他又极聪明,生活、行事完全能够自圆其说,并不表现出艺术家的疯魔。

我最喜欢结尾那篇《在雪地犹豫》。比如昨天晚上,躺在床上睡不着,我想到了书中“我”的雪地,还有书中一个女孩的“沙漠”。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么个地方吧,你拉开柜子门,或者打开冰箱门,里面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,你随便在雪地上撒野,这个世界别人都看不见。你有时难过别人看不见,有时又庆幸这是一个完全只属于你的世界。我躺在床上,我拉开窗帘,在窗帘背后,有一个星光闪耀的山谷,那是我的“雪地”,容得下我的犹豫。

怪人们

东野圭吾是悬疑推理大神级作家,我看过他的许多个长篇了,熟悉了他精巧的谋篇布局,流畅的语言风格,这本《怪人们》是短篇小说集,也是在微信读书上读完的。

作为通俗文学作家,东野圭吾讲故事的能力真是一流的,不能说他的书每本都精彩,但真的每本都能让人读下去。

书里有七个故事,并非都是像有的简介那样耸人听闻,“介绍了最新的杀人技巧”,根本不是嘛,大都有误会和巧合,《灯塔之上》是有谋杀,有巧妙的结构,但谋杀并非主人公的本意啊(不好意思,剧透了)。《新婚照之谜》这篇很久以前就看过了,有很强的悬念情节,于是我又读了一遍。

这是一本能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小说,但要说对心灵有什么深刻影响那就不至于了。

和《冷场》一样,属于可看可不看的那一类,看了你不吃亏也不上当,能享受那一刻的愉悦安宁,但是不看也不至于说有什么遗憾,不过这篇语言文字上的可读性比《冷场》强些,或者说如果你不是硬核读者,根本不想思考这些悬疑手法,只想随便读一读,这篇更好读,真的,用眼就行了,不需要动脑子。

城南旧事

意料之外的书。

这本书很有名,我小时候还在广播里听到过由它改编的电影的片段。可能正是因为这个电影给我的印象,让我觉得这本书很陈旧,有什么好读呢?许多名著都还没读过,新书也层出不穷。

小宝的寒假作业之一是阅读三本经典读物,《城南旧事》《俗世奇人》《呼兰河传》。我给他买了,他先读这本,读完给我分享了一些让他印象比较深的内容。

正好那会儿我刚看完《亲爱的安德烈》,我在陪着他写作业的时候,就拿起了这本。

整本书分为《惠安馆》、《我们看海去》、《兰姨娘》、《驴打滚儿》、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》五个短篇故事,我给小宝买这个版本后面还有作者其他几个短篇。

这是作者林海音上世纪60年代在台湾孤岛上,回忆几十年前在北京的童年往事,一个早慧孩童眼中复杂的世界。

看了这本书,你会知道,原来官方语境中的“解放前”,在一个具体的个体眼里有不同模样。

《惠安馆》里痴痴等待着情人归来的秀贞,天真可爱又善良的小英子,可怜的总被养父母打骂的妞儿;《我们看海去》里那个“弟弟学习很好很争气”的贼;《兰姨娘》里漂亮风情的兰姨娘,长脸的北大学生德先叔,觊觎兰姨娘的爸爸;《驴打滚儿》里男人不争气,只好自己去城里给人做奶妈,结果两个孩子一个夭折一个被送人的宋妈;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》里爸爸早逝后一夜长大,作为长女担负起重任的英子,这些人物的形象就那么活生生地描画出来了。

尤其是读到秀贞和宋妈的段落,我忍不住要落泪了,这时候,只想把我的小丸子抱得更紧。孩子一出生就要跟妈妈永久分离真是人间惨剧,我无法想象和我的孩子们分开。

那时候女人的命运真是不幸,尤其不幸的是像秀贞这样的,离别前夕怀上了那个男子的骨肉,男子一去不回,而刚刚生下来的女儿被狠心的秀贞母亲抛弃。不能经受双重打击的秀贞精神失常,整日整夜的念叨着旧日情人以及可怜的孩子“小桂子”。

所谓经典就是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过时。小宝现在读《城南旧事》挺好的,虽然他还读不太明白;我现在读,也一点都不晚。

俗世奇人

这是冯骥才的短篇小说集,也是他的成名之作,我读的这本称作足本,把最初的篇目加上了他新写的18篇。

苏七块、刷子李、酒婆、死鸟、张大力、冯五爷、泥人张、狗不理……基本上每篇的篇名就是主人公名,也是主人公的最重要的特征。

都说冯骥才这本书有三言的风格,我觉得吧,虽然都写的市井人物,但明显冯骥才的文字更精炼有趣,笔力深厚。三言毕竟是古典小说,跟现代人还是隔着点东西,而且主要是叙事。《俗世奇人》主要是写人。

不过作家自己都说受到冯梦龙的影响,主要有三个方面:

一是“传奇”。古小说无奇不传,无奇也无法传。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,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。

二是“杂学”。杂学是生活,也是知识。杂学必须宽广与地道。

三是“语言”。小说的语言很受散文影响。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,尤重单个字的方块字的应用,绝不是一写一大片。
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冯同时是一个画家的缘故,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格外生动。而且由于有些部分他保留了部分天津话的原汁原味,比如“赛”字的频繁使用,我读的过程中总是脑补出马三立的声音,脑子里就是这位相声大师用说相声的腔调在说:

九月九日那天,贺道台好不容易把直隶总督禄裕请到了家。禄裕一进门,八哥就叫:“给大人请安”。禄裕十分高兴。等到茶上来,八哥就叫:“这茶是明前茶。”禄裕哈哈大笑起来,现在什么时候了,哪还有明前茶?

接着禄裕便与贺道台笑说道:“有什么好茶,也请我禄裕尝尝。”

哪知八哥听了“禄裕”二字,竟声音又高又亮地叫道:“禄裕那王八蛋!”接连说了几次。禄裕愤而离去。

这句话本是贺道台平时生气后说的,哪知就给八哥记住了呢?

想想看,整本书都是马三立给你读的,那这个过程之快乐,无可比拟。

书里充满了天津卫的风土人情味儿,那是真爱这块土地才能写得出来。我读的过程觉得,这本书虽然写的老天津,但让我对现在的天津都多了几分喜爱。那些搞省市品牌建设的地方官啊,可以找个本地作家,仿照冯先生这本书写个自己省市的书吧。

这样一本热热闹闹的书,怎么也能让人心情平静呢?是这样的,书里“各样市井人物,人间冷暖,民间技艺,正所谓俗世中不乏奇人,尘世里不乏奇事”,尽是红尘中争名逐利的人,尽是争强好胜的事,但是看完,反而让人把那份争名逐利的心消歇了。

月亮与六便士

“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”读这本书之前,我从许多地方看到过这句话。但这句话并非书中原话。

读这本书前,除了上面这句话,除了它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毛姆,我对这本书一无所知。带着陌生感点开这本书——也是在微信读书上读的——怀着好奇读下去,才终于明白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。

斯朱兰(不同译本主人公名字翻译得不一样,我读这本名字是这个)原本是位成功的证劵经纪人,人到中年后却迷恋上绘画,像“被魔鬼附了体”,突然弃家出走,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。他最终选择弃绝文明世界,远遁到南太平洋与世隔绝的塔西提岛,在那里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,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后世震惊的艺术杰作——可惜的是,在他生前,他的画作并不能为大众欣赏。

是的,我是在阅读过程中,才后知后觉地越读越觉得“嘿,这个情节似曾相识,难道主人公的原型是高更?”后来在网上搜索,果然,毛姆就是根据高更的经历写的这本小说。

斯朱兰四十岁了,和妻子结婚17年,有可爱的儿子和女儿,但他抛下这一切,走了,到死都没再回来。

让斯朱兰着了魔的是一种创作欲,他热切地想创造出美来。这种激情叫他一刻也不能宁静,逼着他东奔西走。他好像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,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。盘踞在他心头的魔鬼对他毫无怜悯之情,就像他表白的那样,这和画得好不好无关,他就是停不下来,就像掉到河里的人,只有一种命运,就是拼命地挣扎、拼命地游,而不是想自己是不是会游泳。

中文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描述,如王小波追求用文字、用诗歌战胜死亡:如果我能做到,那么我就战胜了寂寞的命运。

世上有些人渴望寻获真理,他们的渴望非常强烈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就是叫他们把生活的基础完全打翻,也在所不惜。斯朱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只不过他追求的是美,而不是真理。

但他不是一个好丈夫,不是一个好父亲,他没有担起自己该承担的家庭的责任。

“不疯魔不成活”,这是艺术家们的宿命。普通人就在生活的桶壁上,隔着窗户欣赏就好了。

这就是我最近三个月读的八本“闲书”,期间也读了《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: 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》《终身成长》(读后感:终身成长:一本好书,还有个好书名)《水4.0》等,但要说有持久的生命力,能有一些普世的打动人心的东西,还是这些散文和小说。尤其是那些出版了十年以上还能再版的书,才让人读了不后悔。如果用这个标准,《冷场》和《怪人们》目前仿佛可以不读,这两本算是符合我独特的口味的吧。

“万卷古今消永日,一窗昏晓送流年”,陆游那个时代,和我们这个时代那当然无法可比了,但这句诗的心境,我们还是能体会一点的。宝爸说书在人的想象力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,这是电影等无法取代书籍的原因。

书的载体会变,现在我们除了纸质书,还可以在kindle和手机上读书,但书就是书,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,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会有一些共通的东西,但更会有不一样的个人感受。

对我来说,读书最大的意义,是给了我不一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能够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生活得从容愉快一点。我需要六便士,我心里也有月光。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有改变世界的成就,但是我们生活过,爱过,也被爱过,最美好的日子一点都没浪费,那我们也没白活呀。

读书能帮助人建立内在的幸福感。

一个人内在的幸福感很重要,因为外部条件不可控。比如说多挣钱能给人幸福感,那多少钱才够?有人说五千万就够,你去问问有五千万的人,觉得够不够?“一个亿才是小目标啊。”挣钱是没有止境的,付出的代价是实实在在会带来痛苦的。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判断:这就够了,挣到的钱和我愿意付出的代价都刚刚好,我不再羡慕比我挣钱多的人。

也许我是有点太不昂扬奋进了?毕竟我是那种“亲自体验人间百味实在太苦太累,要是能一直抱着随缘心态过完这一生就好了”的心态。

我觉得普通的人着实需要这样一点判断力,让自己的心力跟欲望、梦想达成一个妥协、一个平衡。这也是我说上面那些书让人平静的原因,它们让你看见完全不同的世界,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。

最后,还是要感谢大家,我那些文字,写来写去,现在还真是有包袱了,担心除了自己的点击之外无人问津。有些篇读的人着实不多,但竟然也有人点了“好看”,在这桶中旅途,有那么一刻,你我两只蚂蚁隔着时空,互相接收到了对方触角上发出的信息。

谢谢你们为我鼓掌,喝彩,点赞,挽尊。

往期链接:

我的中年危机

复制娇妻

听起来难以置信,但我真的想分享一个写作秘笈

文化杂食者,环境观察家

媒体转策划,不变娃的妈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